来源: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
忠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品格,属于综合性的伦理品质,其涵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:
其一,尽心竭力。忠有“敬”的涵义,汉代许慎《说文解字》释忠为“敬”。忠首先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恭敬、尊重的情感。敬是与忠共融互渗的主要道德概念。
这种解释的源头,可以追溯到孔子那里。南宋理学家朱熹对“敬”的解释是:“敬者,主一无适之谓。”忠有“尽心竭力”之意,而敬也被理解为将全副精力集中到事务、事业上,心无旁骛。有鉴于此,对人、对事产生内心的敬重。
恭敬严肃,势必要求人们尽心而为,尽己之力。针对朱熹所谓“发己自尽为忠”,其弟子陈淳指出:“程子曰‘尽己之谓忠……’。尽己是尽自家心里面,以所存主者而言,须是无一毫不尽方是忠。如十分底话,只说得七八分,犹留两三分,便是不尽,不得谓之忠。”此处所讲的忠明确要求“尽心于人”,没有丝毫欺瞒,竭诚尽力地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。
近代思想家谭嗣同说:“忠者,中心而尽乎己也。”忠的根本在于“尽乎己”,就是竭尽自己的才性能力。“尽己”是忠于己的表现,一方面是出于对自我生命的尊重,要求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动性、创造性,而绝不允许自己在碌碌无为和空虚无聊中耗费生命;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忠实于自己的良知,敢于正视有悖于良心的威逼、利诱,拥有说“不”的道德勇气。“尽己”既强调竭尽心意、坦荡有为,又强调倾尽全力、为人效力。忠于己,根本上还是在于尽己之力为社会服务。
令尹子文就是这种竭诚尽己的忠之典型。令尹是春秋时楚国的一个官名,相当于别国的相。子文是当时很有名望的一位政治家、外交家,道德学问也很好。孔子弟子子张曾经赞扬说,子文这个人很了不起,几次被提拔做楚国令尹,却并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,几次被免职,也没有显出怨恨的样子。而且他每一次被免职,都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毫无保留地告诉接任的新令尹。正因为子文办事尽心尽力,体现了忠诚之心,孔子评价其为“忠矣”。
其二,至公无私。忠规范着公与私的关系。中国传统道德,大都倾向于扬公抑私。一心济世救民的儒家,对公私问题更加看重。公有“公家”之意,也有“公正”之意。公与私的最关键区别是所指利益对象与范围的差别,“公”即意味着广泛的普遍利益,而“私”则指个别的私人利益。
不因私而害公,是中国人在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整个过程中的普遍性规范。《左传》有言:“公家之利,知无不为,忠也。”南宋林尧叟解释说:“凡可以利益国家者,苟知其事,莫不尽心力而为之。”这里的忠含有造福国家的意蕴。
荀子说:“出死无私,致忠而公。”就是强调贵公贱私,致大公而忠的忠思想。古人喜欢把人与自然联系起来,《忠经》这样释“忠”:“忠者,中也,至公无私。天无私,四时行;地无私,万物生;人无私,大亨贞。”对于天、地、人而言,忠都是最重要的。而所谓“忠”,就是“至公无私”,即公正、不偏私,尽心竭力地为公。就公与忠的关系而言,“致忠而公”“至公无私”,反映了个人在公与私关系上应有的基本态度。公与私是任何人群与社会都会面临的问题。在公与私发生矛盾冲突时,要先公而后私,存公而去私,为全局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。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大公无私、大义灭亲的故事,故事中的人物,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即都具有“至公无私”的高尚品质。
其三,始终如一。忠有“一以贯之”的涵义,即贯彻始终、坚定不移、坚持不懈的意思。这就要求人们对自己所忠的对象坚定不移,始终如一。《忠经》强调:“忠也者,一其心之谓也。”忠的这一层涵义反映了道德主体对所认定的事业、事情的执着与坚持。这就体现了忠的崇高性,“虽九死其犹未悔”就是其生动写照。
其四,中正合义。盘庚所谓“设中于乃心”,汉代经学家孔安国解释为“各设中正于汝心”。《忠经》称:“忠者,中也。”中即正、直、不偏、不邪的意思。正如谭嗣同《仁学》所言:“中心之谓忠也。抚我则后,虐我则雠,应物平施,心无偏袒,可谓中矣,亦可谓忠矣。”这就是说,忠是有原则性的,忠心、忠行并非可以无条件、无原则地施于任何人和任何事之上,它只是对那些中正、合义的人与事的竭心尽力。
其五,报效国家。忠作为一种道德规范,还突出体现在忠诚爱国与忠于事业上。在传统道德中,忠是为政的首要道德要求。《左传》记载晋国的赵文子之言:“临患不忘国,忠也。”面临灾难不忘记国家利益就是忠。《忠经》强调,只有从忠道出发,一心一意,才能治理国家大事,尽忠报国。
《忠经》首章《天地神明》说:“夫忠,兴于身,著于家,成于国,其行一焉……是故一于其身,忠之始也;一于其家,忠之中也;一于其国,忠之终也。”忠的精神和行动是在个人身上形成的,它表现于家庭伦理中的孝慈,而最终完成于献身国家事业。自己做到诚信忠厚,是忠道的开端;对家庭竭尽心思,无有二意,是忠道的关键;忠厚为国,无欺天下,便是忠道的最高境界。
《忠经报国章》言:“不思报国,岂忠也哉?……报国之道有四:一曰贡贤;二曰献猷;三曰立功;四曰兴利。贤者,国之干;猷者,国之规;功者,国之将;利者,国之用。”意思是说,人做事如果不想着报效国家,就难以算得上是忠义之举。报国之道有四种:第一是举荐贤才,第二是出谋划策,第三是建立功业,第四是为民兴利。贤明之臣是国家的骨干,思想谋略是国家大计,功业是国家重要保障,兴利是为国家谋福。这些都是报效国家的要道。
其六,真实情感。《增韵》释“忠”曰:“内尽其心而不欺也。”《国语》说:“言忠必及意”,“出自心意为忠”。意思是,忠是与内心的真情实意相联的。只有发自肺腑的才算得上忠。汉代贾谊的解释是:“爱利出中谓之忠,反忠为倍。”意思是说,发自真心的爱人利他是忠,不忠就是悖德之事。这些言论从人的心性的角度解释忠的意蕴,强调的都是内心的真诚。要求对人、对事尽心尽力,内心情感与外在行为统一。
通过以上对忠诸义的讨论,我们可以发现忠的两大特点:“全”性与“一”性。即强调对人对事的尽心竭力、全心全意、至公无私、专一纯粹、始终如一。总体而言,忠是人们日常行为中立身处世的重要道德规范,是对待一切人和事的态度。
——摘编自《中华传统八德诠解丛书》之《忠德诠解》,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,杨朝明、宋立林主编